北京暴雨灾难报道中的“新闻异化”
来源:时间:2023-08-10热度:0次
事件概述
·
7月23日下午,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第三十四中学体育馆发生坍塌。经核实,事故发生时,馆内共有19人,其中4人自行脱险,15人被困。截至24日10时,经现场救援人员全力搜救,已救出15人,其中5人被救出时已无生命体征,6人经全力救治无效死亡,4人无生命危险,现场救援工作结束。
·
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北京自7月29日开始连续强降雨,西部、西南部、南部迎来特大暴雨,经统计,截至8月1日6时,此轮强降雨已经造成11人遇难,其中2人在抢险救灾中因公殉职;另有27人失联,其中4人因抢险救灾失联。
灾难报道是指对于新近发生的灾难事故本身及其最新进展、产生的危害、后续救助等相关方面的报道。灾难的发生一般具有事发突然、破坏性大、关注度高的特征 ,因此会在短时间内引发公众广泛而强烈的关注度。
灾难美学
灾难美学是指在灾难事件发生之后 ,媒体在对灾难事件进行报道时 ,采用文学性、煽情性、故事化、夸张化的报道方式。灾难报道中利用情感进行的“灾难美学”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唤起读者的同理心 ,起到凝聚人心、引发社会共情效应的正面导向作用 ,但却会过分强调灾难过后人的情感与情绪 ,片面放大正面典型形象的价值与意义 ,弱化灾难事件本身的严肃性 ,甚至会淡化公众对灾难原因、后果及问责机制的讨论。
新闻报道中的灾难美学主要表现为在灾难发生后,一方面媒体急于达成向受众传递灾情信息的目的,而对新闻规律和灾难进程把握不当,导致新闻报道呈现的事实变形、失真,以至于遮蔽了灾难真相;另一方面,媒体过度追求灾难发生后的情感动员,急于履行自己的精神抚慰功能,在报道时采用文学性、煽情式、夸张化的报道方式,对事实性内容缺乏理性全面的呈现,反而使情感性内容泛滥,过度传播了悲情情绪,甚至以不恰当的审美方式对天灾人祸的悲剧进行审美化、轻松化表达,对灾难事件进行违反公序良俗的审美,淡化灾难的严肃性。
片面呈现事实真貌,遮蔽灾难真实境况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陈力丹教授指出,新闻的真实是事实的真实,事实是检验新闻真实的标尺。新闻报道的叙述与实际是否相符,要通过事实来检验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新闻的特殊性就在于新闻媒体有责任和义务去保证所发布的新闻内容的真实性。
灾难是以现实的损失、人民的苦痛为主旋律的,灾难事件中的确会涌现出积极感人的事迹,但是新闻报道不能片面凸出这些要素,美化淡化灾难的残酷,忽视其中人们的艰难处境,这会导致灾难的真实境况被媒体制造的美好假象所掩盖,难以真正解决灾难中的具体问题。
偏离正确宣传导向,影响新闻事实认知
灾难发生后,需要一定的时政体通稿来宣传政府领导的基本救灾政策和行动力,但是如果媒体过于注重歌功颂德式的宣传,也会使得灾难关注焦点的偏离,难以对救灾过程产生实际帮助,还会引发公众的抵触,反而背离了媒体团结动员社会力量的初衷。媒体不能只进行“歌功颂德”式的模板化宣传,对正面典型进行不切实际的任意拔高,同时也应坚持动态报道,不断查证事实、补充信息,进行全面的报道,让正面宣传带来积极效果。
过度注重故事化呈现,忽略求证追因
灾难新闻报道由于其复杂性,往往需要新闻媒体根据不同的阶段进行系列报道,灾难初期,受众迫切需要的是准确客观的事故信息,媒体应该聚焦于灾难现场的真实状况进行报道,而不是让故事化报道提前入场,忽视对灾难真相的求证追因。同样,故事化报道也是有必要的,只是需要在合适的时间传达,以合理的尺度去呈现。
过度注重仪式空间建构,导致情感异化
“媒介仪式”的概念源于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W.凯瑞提出的仪式观,他认为传播会在社会维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核心是“一种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召集在一起的神圣典礼”。后来,英国传播学者尼克·库尔德里正式提出“媒介仪式”的概念,在他的媒介仪式理论中,媒介可以建构社会现实,通过议程设置,利用符号渲染仪式氛围,设置相应的仪式空间,由此来促进人们产生一致的、相同的观点。
灾难新闻报道一方面通过仪式符号打造的特有灾难话语会使得个体情感得以凝聚,促进集体主义、团结一致情感的产生,为抵抗灾难提供了推动力;但另一方面,人们容易陷入群情振奋的情感旋涡之中,如果媒体只顾着煽动情绪,则会压缩受众理性思考空间,对灾难事件只有情感的消耗,而缺少理智的思索与真实的行动。
灾难新闻报道中的“新闻加速”
灾难事故中为消除公众对未知灾情的恐慌情绪,新闻媒体需要第一时间打开信息渠道,提供关键信息,因而灾难新闻报道本身便具备了很强的“即时性”诉求。在社会加速背景下,这种“即时性”诉求被不断放大,新闻从业者陷入对“新闻速度”的盲目追求,灾难新闻报道中的“加速逻辑”就此凸显。
新闻信息的提前预置
移动互联时代,信息的提前预置成为“新闻加速” 的首要特征,而灾难新闻报道离不开伤亡信息的表述,因此“死亡告知”提前成为灾难新闻报道的显性加速表征。受限于事故现场的搜救进度以及主流媒体本身的责任担当,传统媒体在此类报道中一般持较为审慎的态度,即未经核实绝不妄下“死亡定论”。而如今的移动互联时代,新闻生产主体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官方主流媒体,新媒体大量涌现。
互联网链接下信息的“易得性”、内容传达的“瞬时性”使新媒体得以介入灾难新闻报道,加之新媒体与主流媒体本身运作逻辑不同,其在受灾人员报道方面并无太大忌讳,最终导致灾难事件还未明晰、官方还未通报伤亡名单时,已有媒体联系到受灾者家属进行采访报道,告知家属其亲人的死亡事实。
新闻播发密度急剧增加
放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其“加速”则可概括为“单位时间内,新闻播发的数量增加”即新闻的播发密度急剧增长,为在短时间内进行海量的内容生产,新闻“模仿”现象也渐渐变成了新闻记者投机取巧的一种方式,进而导致新闻数量虽有所增长,新闻同质化现象却日趋严重。
新闻故事的提前入场
新闻从业者陷入“快节奏赶工”的境地,在灾难新闻报道中体现为新闻产品故事化的提前。灾难新闻报道中,准确的事故信息才是公众急需获悉的重要内容,因此报道初期,媒体更需聚焦事故现场的关键信息报道。
灾难新闻报道中的“新闻异化”
新闻业中,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新闻加速”提供了条件,新闻媒体及其从业者在加速环境下感知到的主观时间压力以及同行间的竞争压力进一步助推“新闻加速”的运作。在封闭的加速循环中,新闻从业者遵循“加速逻辑”进行所谓的“高速新闻”生产,却忽视了与公众之间的价值共鸣建设。
新闻伦理让渡新闻时效
时间压力会对新闻品质产生消极影响,进而影响新闻媒体向公众提供信息并服务于民主的能力 ,在灾难新闻报道中,时间压力带来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新闻伦理让渡新闻时效,媒体公信力持续走低。
节奏赶工消磨职业理想
在“新闻加速”机制的推动下,新闻记者陷入时间竞速下的快节奏赶工,巨大的时间压力与长久以来低质量的内容生产消磨着从业者的职业理想与热情。在“加速逻辑”的作用下,“新闻速度”成为衡量灾难报道能否成功的首要准则,而为适应加速时代的新闻生存法则,记者有时即使明知报道中伦理问题的考量有所欠缺,抑或是此篇报道发布节点不合适,但依旧会为了赶热度而选择继续生产发布。
新闻故事遮蔽新闻事实
于灾难事故而言,其报道初期议程设置的重点应为新闻事实,而非新闻故事。加速背景下灾难新闻报道提前走向故事化,故事化软文的提前入场带来报道的失偏已成为目前灾难新闻报道中出现的显着问题。
上一篇:写作猫文章生成器使用方法